LOADING

重新认识快钱与慢钱

VIP精华阅读5个月前发布 NanGuo
1K 0 0

今天是本周内容的整编,就让我们从最真实的生活现场和不同人的视角出发,和大家重新了解「赚快钱还是慢钱」这件事吧~

文章目录
一、对于赚快钱与慢钱,大家的不同看法
1. 快钱会影响心态,慢钱能带来成长
2. 快钱慢钱的选择是分阶段、分情况的
3. 先考虑能赚到钱,再去想赚快钱还是慢钱
二、关于赚快钱与慢钱,圈友的真实问题:
比如:如何更稳妥赚快钱、抓住快钱机会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尽早赚到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和赚慢钱冲突吗……

—正文—

一、对于赚快钱与慢钱,大家的不同看法

赚快钱还是慢钱,大部分人心中都隐隐约约有个答案:快钱要赚,但也要回到慢钱的赛道上来,拥有持续赚钱的能力。

但在我们面对选择的时候,又没有那么简单,你拥有的资源、你的性格、人生的阶段、市场的环境等等都会影响你的最终判断。

所以,针对这个话题,我选择了展现更多圈友的真实想法,希望他们的思考路径、他们的故事,能帮助你多一个角度,做出适合你的选择。

1. 快钱会影响心态,慢钱能带来成长

@figo 十年持续创业者、三色文化 CEO
高中的时候因为家庭债务原因,我被迫辍学打工赚钱。遇到贵人帮助,开始创业做电脑设备的销售与服务。1 年半的时间,18 岁的我赚到了 46 万,还清债务,重新回到了学校。

那时很多朋友劝我:「高中就能一年挣几十万,为什么还要继续读书,毕业说不定挣得不如现在多」。其实那时候我也没想明白为什么,当时只是理所应当地想回去继续读书。

随着时间的推移,毕业、工作、创业,人生的赛道拉得越来越长,收入也开始慢慢追上、超过高中的自己。突然明白当时的决定,其实是在为自己选择一条可能更长的赛道。

电脑配件行业在当时来看,确实炙手可热,现在却不尽如人意。我很认同一句话「我们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如果我那时候选择继续做下去,可能今天等待我的就是倒闭。继续读书,能让我走出社会时有更多选择机可能,去接触更有未来的机会和方向。

所以,我认为赚慢钱的能力,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选择一条更长更远的赛道,终点才可能有更大的舞台。

@夜息 SEO专家,百康科技CEO
赚快钱有必要,但它会对我们的心态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会消耗掉我们的战略定力。

我自己就经历过一个挣快钱的阶段,那段时间我们做了很多挣快钱的业务。但我马上就发现自己有点不对劲,习惯了投入点精力马上就有回报的节奏,再去面对其它的领域,我的心态就非常非常的膨胀和非常的没有耐心。意识到这一点后,我知道自己必须收住,于是我们转型去做医疗行业。

不仅是我,我身边的朋友也有同样的想法。他做惯了流量挣钱的业务,对挣钱的容忍度已经非常低了,比如,一个业务如果一个礼拜还挣不到钱,他就会怀疑这个业务还能不能做。

所以挣快钱,会让人对很多业务失去静心研究的动力,这样就是把人的战略定力全部消耗了。而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他们都有延迟的成功感和满足感,比如形成合伙人机制,先把利益分给别人。现在很多创业项目,就是团队缺乏战略定力,做了一段时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就放弃了,转而寻找新的机会,其实他们的项目方向是很好的,因为坚持不下来就放弃实在可惜。

而且,套利这种业务,你最开始为了生存、为了培养你的市场敏锐度,可以尝试,但一门心思指望这个东西发大财,说实话,这样的人我没见过。真的想干一番事业,发大财,我们还是得选一个行业认真来做,有战略地去布局。选择一个具体的、能上得了台面的业务。

@小金叔叔 创业者 「小金和他的朋友们」主理人
在我的认知里,快钱慢钱不是局限于某个事,甚至有的时候,同样一个事用快慢不同的思维做结果也不一样。这个问题的背后,更像是一种思维,用更远的眼光对当下要做的进行决策和执行。

举个例子,我原来做金融有个合伙人,我和他炒股选择了完全相反的两种模式。

我炒股是做超短线的,就有那么一帮人天天追逐涨停板,讲究快准狠。种技术赚的是快钱,很容易收益短时间 30%-50% ,不过大幅回撤也是家常便饭。每天为了研究大量消息和股票,为此我还特地组了个小社群。有时候来钱特别快,但是没有沉淀。而我合伙人是那种要么不下注,下注前一定是研究相当充分的。

比如 20 年疫情那会特斯拉刚在华建厂没多久,他要投资特斯拉,不只是研究财报,他甚至找来了慈溪、台州那些给特斯拉供应配件的工厂小老板。当面聊的时候,发现大家订单都多的接不过来,市场需求太大了。有了充分的信息,再做下注,后面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特斯拉翻了好几倍。结果一对比,他坚持的模式虽然慢一点,但收益更稳定更安全,长期可复利。

后来我就把我的公众号和视频号改成了赚慢钱,提醒自己看的远一点,决策时候尽量不要选短期不可持续复利的事。那么哪些事是属于慢钱,也就是长期可持续复利的呢?

比如我会给自己定 kpi,每周见 10 人,尽量每天上一会儿直播。对我而言,见不同的人,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的同时,我自己也会长见识。聊得多了,能够很快速聊到干货,就会获得很多他们手上好用的工具和方法,这些在我今后漫长的人生中可以复用,这就是对我未来人生的投资。

@大黑 简曼心理CEO,高客单价社群创业者
赚钱分为四种模型,分别是:平行线的赚钱盲行道,斜线的赚钱人行道,对数曲线的赚钱慢车道,以及指数曲线的赚钱快车道。

第一种赚钱模型是平行线。

这种赚钱模型比较悲剧。就是意味着,你的收入从一开始就固定下来,几乎就不涨了,这种职业的不可替代性非常弱,而且在一个没有潜力的行业中。比如保安、保姆、地铁乘务员,高速公路收费站这种类似的职业。

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赚钱盲行道,如果不及时做出调整,可能一辈子只能维持自己的钱刚刚够花。

第二种是倾斜向上的直线。

大多数普通人都在这种赚钱模型中。比如职场白领、工人,公务员,个体户等等。这种收入模型有增长,但十分缓慢,工资会随着时间慢慢上涨,但也比较难对抗通货膨胀,好处是相对比较稳定,压力不会特别大。

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赚钱人行道,比盲行道要好,但一旦遭遇买房结婚生子等重大事件,就会容易被「生活奴役」,陷入泥潭。

第三种是对数型曲线。

这种赚钱模型就是刚开始赚钱很快,但不久就达到了上涨的极限。比如像各类技师,摄影剪辑,厨师,吊车司机等靠技术吃饭的职业。你只要强化练习几个月,就算入了门,会比普通人要强,可以拿到这门技术对应的收入,但再往下,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再比如暴发户,中彩票等意外小概率事件,也可以归类于这种收入模型。

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赚钱慢车道。特点是可能短期内可以有大的收益,但往往不能持久,容易遭遇天花板。

第四种是指数型曲线。

这种赚钱模型是我个人最推崇的。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可能跟别人差别不大。只有坚持几年,会迎来爆发式增长。这种赚钱模型,需要依靠耐心和不断学习成长,忍受一段时间的低收入,用大量的时间去积累。在积淀期,和别人的差别不大。比如行业资深的专家、创业者、明星、职业运动员等。

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赚钱快车道。特点是可能短期内收益有限,但随着时间推移,有获得爆发式增长的潜力。

看懂了这个模型,你就会发现一个真理:赚钱都是「一下子」来的,而不是「慢慢来」的

市面上太多鸡汤都告诉大家,要厚积薄发,慢慢来,比较快。但在我看来,所有有钱人,都是「一下子」赚到了一大笔钱。

在我创业的第 2 个月,用了两天的时间,赚到了过去两年的工作还要多。在我想通「没有一个人可以靠另一个人发的工资,实现财务自由」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彻底认清了上班势必没有前途这个点。

这个时代给了每个人足够的机会。不会亏待任何一个认真做事的普通人。

2. 快钱慢钱是分阶段、分情况的

@条形马
做成事、赚到钱,往往有两种样子。一种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要么慢慢变富,要么厚积薄发,实现了财富的自由,成为了共同富裕的一份子;一种是踩准了时代的风口,时间不长,「噌噌噌」地暴富。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成功经历,衍生出这样一个话题:我们该选择赚快的钱还是慢的钱呢?

先说说,慢的钱,长什么样子呢?持续夯实自己的能力、码厚资源,专注地花时间、花精力,建立自己的壁垒,然后慢慢赚钱钱,慢慢变富。

赚慢钱,风光很长,要放眼量。

快的钱,不长久,很多时候,我们还没调整好身姿扑进去,快钱的机会窗口,就关窗放狗了。快钱大多数青睐无心插柳般准备了很久的人。但也有例外,每发生一次例外,就发生了一次故事。

如果手里的储备,和遇到的快钱机会,刚好匹配,一定要「稳、准、狠」地吃下去。你可以等红利,但红利不会等你。被你等到了,就是你的故事。

@黑小喵~🍀 堆雪球科技创始人
我认为,快慢不重要,适合自己的风格的钱才合理。

因为每个人对快钱的定义不一样的,你让他一个月挣 500W,是灰黑产业,有法律风险的那种。这种快钱他会觉得不敢,可能他想的快钱就是一个月挣 5W 而已。就算挣快钱,需要的执行力,决心并不比慢钱轻松。一个是快钱的定义,一个是后果想清楚没。

而且除了灰黑产业,谁一开始知道自己做的业务是快钱?只能确定行业有可能,也许可以挣快钱而已。所以,选择一个方向,全心投入是我更推荐的。

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时区,哪怕是慢钱,也会有一个小爆发,去积累第一桶金。慢钱,就是稳定,源源不断。但是在移动互联网这个行业,慢钱只是为了以后高速增长,「苟住」等待机会的办法而已。

那如果你奔着快钱去,但是行业不给机会,只能让你赚点慢钱,那就等呗。很多快钱一开始就是慢钱,做着做着突然爆发或者政策来了,就起飞了。

@💎黄海💎 连续创业者,聚合CPS服务商
两种钱我都赚过,我觉得人的阅历和经验会决定你是赚快钱还是慢钱。

刚进社会的时候,很多人都想赚快钱,因为他没有什么知识沉淀和人生阅历,只要是可以赚钱的事情,他都会做。因此,他们自然也谈不上什么人生规划、职业规划,甚至说经商规划。他们就只有一个目标:赚钱。

随着一个人的人生阅历、经验越来越丰富了之后,大家在做选择时,就会从希望只需要一两个月时间快速赚到很多钱,到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我觉得,赚快钱和赚慢钱的本质是基于一个人的年龄和阅历,而阅历也会占更大的主导部分。

举个例子,我们现在做外卖 CPS 。年龄越年轻的伙伴,他们基本上都是做投产比的,也就是把钱投出去之后,想着怎么尽快地收回成本,很多想的都是如何月入百万,甚至月入千万。但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可能比我年龄还大一点的,或者跟我差不多的,他们想的都是怎么做一个事业,就是怎么把这个事情给做的更长久,从而能够让公司的规模更好,让整个道路走的更长一些。

当然上面两种只是大多数创业者的情况,还有一些创业者,可能会直接选择一个行业,然后精耕细作地去做。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其实跟性格也是有关系的。有些人性格比较稳妥,就会选择稳妥地赚钱。但是,也会发现,稍微有一些沉淀的创业者,都经历过很多项目,或者说至少在一个项目中的各个领域都经历过很多。所以在我的观点里的核心,就是人的阅历和经验会决定是你是赚快钱还是慢钱。

但是,上面说的,只是核心影响因素。如果钱的吸引力足够大,比如说像刚毕业的一些小伙伴,可能一两千块一天,他就会有很大的兴趣。他在调动资源来做这个事情的时候,还会考虑赚这个钱自己所需要承担的一些成本,不管是时间成本、资源成本还是自己的精力成本,可能或多或少都会有影响。

@古辛
/>1)对于起点高的人群,比如富二代,不用为基础的生活资料奔波,更适合赚慢钱。上一辈的积累,能够支撑下一辈沉淀,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如果在自己积累的领域,碰到了赚快钱的风口,肯定得赚,因为有势能,有资本,有沉淀,没理由不赚。

/>2)对于起点低的人群,比如古辛,如果有赚快钱的机会,肯定得把握住,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如果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满足不了,没有资本去赚慢钱。r/>
有了第一桶金之后,就要主动去接纳赚慢钱
,因为快钱来得快,去得也快。有了第一桶金支撑,就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慢慢变富,享受变富的努力过程。r/>
3. 先考虑能赚到钱,再去想赚快钱还是慢钱

@亦仁
有人曾这样和我提问:赚快钱,有种失落和负罪感,担心自己沉迷上了套利,长持以往下去,除了能赚钱,对我自身,对社会有益吗?

我的回答很简单:
银行卡上有 500 万以上的现金了吗?没有的话瞎想啥?

赚钱和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并行着干,并不冲突,如果既赚钱又有你认为的有意义,那是你运气好到爆棚,运气还不足够好的情况下,对于大多数人首要任务是好好赚钱,那些很早就找到自己人生使命的除外。

实际上,从更高的维度来看,只要不违法不违规,能赚钱的事情就是有意义,与商业就是最大的慈善同理。谁说金融套利没意义了?给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我觉得价值可大了。

@亦小亮 《安康餐饮》主编,内容创业者,副业探索者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其实没想过赚快钱还是慢钱这个问题。觉得都是赚钱,都可以接受,只要能赚钱,快钱还是慢钱,不用太矫情。

但后来,我意识到,大部分普通人,做项目时的注意力、时间、金钱都是有限的,不得不抉择。

虽然我赞同应该赚慢钱,因为人真正获得能力和技能的提高,往往就是从赚慢钱开始的,并且这些技能和能力会跟随你一定时间。比如上班就是一个慢钱项目,上班可以获得稳定薪水、信息、知识、技能,而赚快钱,往往不能获得这样「复利」的能力。

但有一些情况下,我会选择「快钱」,如果慢钱这条路没办法保障生存,那我会倾向于把有限的注意力放在能产生巨大杠杆的地方。

比如,项目的最开始,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早期负反馈非常多,成本居高不下,没办法承担项目前期亏损,可能会直接放弃了。

@万中南下
不管赚什么钱,先有欲望,再有行动。关键在于行动,不动,就是守株待兔,但是兔子往往都被有猎狗的打走了。

@ Lucky万
个人之见:如果还没赚到工作外的第一块钱,那么不要考虑快钱慢钱,多尝试能赚钱且合适就去搞,尽快赚到第一块钱第一桶金。r/>
二、关于赚快钱和慢钱,圈友的真实问题

快钱还是慢钱,最难的其实恰恰是在具体问题上的抉择。我们精选了圈友们的共性问题,希望你能从中,找到属于你的答案。r/>
1. 如何找到赚快钱和慢钱的平衡点

@李诚
疫情影响,很多客户和项目断了,赚慢钱细水流长,但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开花结果。我现在想赚快钱养活团队,但自己心里有知道快钱不持久,害怕被反噬,想请教小团队如何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呢?

@条形马 回答
我可以给的第一条建议是:养活团队,和养活团队核心,是两件不同成本的事。疫情之下,要开源,也要算好节流账。建议对团队核心做一下盘点,核算一下,养活团队核心,是怎样的成本?也便于后续评估,要挣过冬的钱,到底是一个多大的任务。

你说得另一个点,其实也不难。小团队被快钱反噬或者变形,一个典型特征,是团队开始需要太多的「快钱」专岗。而且这些专岗磨出来的能力,无法应用在自己的正轨业务里。导致快钱结束时,核心没得到锻炼,反而多了一圈新的包袱。

毕竟,这种来自于应激的快钱任务,来去都快。比较好的一个状态,是抓能「借事修人」的快钱任务,里面需要的基础能力,刚好是团队核心需要磨砺的能力。

当然,也看看火烧到哪了,要是烧到眉毛了,别人怎么说(包括我)就别管了,怎么救火怎么来吧。

@倪子西
赚得快的是不是用的也快,没做好下次投资决策的是不是大梦一场的恍然感觉,如何把握时机,逐步切换到赚慢钱呢?

@条形马 回答
「慢钱在哪里」的时机,是从赚到快钱的那一刻,就开始酝酿的。
奇怪吗?不奇怪。

@Jewel Li(柱儿)
加个前缀,年轻人应该赚快钱还是赚慢钱,有些人说要尽早赚到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掌握赚钱逻辑才能赚能多的钱,不知道老师怎么评价?

@条形马 回答
这是一个「本位是什么」的问题。
赚不赚得到,一定包含不可控的事,不仅由实力完全决定。
正因为如此,不要太执念赚不赚得到,盯紧自己的能力和资源长处与短板。年轻人,自己抗打,才是真的资产,真的本位。

一旦机会到了,就逮它;机会没来,就平常心,继续练剑。

没有机会时,不练剑,是可耻的。机会来了,不抓住,是可耻的。平常心,别太焦虑。缺机会时,多看看生财风向标,多延展思考一下。

@Atia
如何控制赚快钱后引起的心理层面的波动?

@条形马 回答
在我看来,一开始赚慢钱,要求的是实力。赚了快钱后再去赚慢钱,要求的,是定力。

切换到「慢」状态时,失焦、无意义感、变得不够有耐心、坐不住、沉不下心打磨业务,都是快钱后的典型效应。我身边有很多经历过此劫的朋友,以至于我都想专门叫它「快钱后遗症」了。

这也不奇怪。因为,当下的反馈与投入,和快钱时的反馈与投入不再对等了。

这种不对等,比倒时差还麻烦。怎么改善,其实这里的关键,不在环境,而是在心态。
1、需要笃定地相信,「过去就是过去,当下就是当下」。
2、需要笃定地认同,「新的生机,来自主动把手持续弄脏,在当下就弄脏。」

对,无法控制,但可以改善。而且,万不要把控制当做你的主要任务,平常心,做当下。忘记去控制它,可能反而控制住了。

@亦仁 也回复了这个问题,给大家放出来,提供一些思路:

加一下生财私董会,看看赚钱更快的老板,就心理平衡了:「哦,原来我这不叫快钱啊。」

另外 @V先生 也有发过类似的内容:

1. 只要问题拆得足够细,答案就藏在你内心
2. 这笔快钱有多少钱?
3. 这笔快钱有多快?
4. 靠什么项目赚来的?
5. 这笔钱他准备怎么花?
6. 下一笔这样的快钱还能赚吗?
7. 如果能赚,能持续多久?
8. 如果能赚,其中是否藏着什么风险让他担心?
9. 如果不能赚,是什么原因?
10. 如果不能赚,他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
11. 心理层面的波动,具体是怎么波动的?
12. 为什么想控制这种波动?
13. 这种波动是否影响到了现实中的工作、生活、学习、人际关系?
14. 如果有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事情上?
15. 如果有方法控制了这种波动,他期望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样的?
16. 控制这种波动的方法是什么?r/>
2. 快钱背后,需要哪些能力?

@slina
快钱都是在风口浪尖,如何寻找这样的机会? 慢钱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资源、格局?

@条形马 回答
问题很大。

不过,快钱,不全在风口浪尖。我理解了下,那可能是大家常说的热钱。

有的快钱,来自于无人注视、无人在意,在角落。找快钱,恰恰需要找不热闹的地方,需要耐得住寂寞。

怎么形容呢?
找到快钱的,是好猎手。

再说慢钱。得到采访过左晖老师,关中汉子,很可惜,走的早。那本书,叫《详谈左晖——做难而正确的事》,可以一读,那是慢钱的样子。

对了,补一句在你这吧。用赚慢钱的团队规模,赚快钱,会遭遇雪崩式的塌方。

@善艺
目前还没有赚到第一桶金,想问问有没有方法,更稳妥的赚快钱?

@条形马 回答
先甭管快慢,先从第一块钱赚起。独立的,不依附于企业雇佣的第一桶金没赚到,大概率是找「第一块钱」的逻辑链还没砸完整,而不是还没等到又稳又快的钱。

如果用四个字回答这个问题,就是「谁也没有」。信此,能去妄念。

@阳思🏃‍♀️|Youth
感觉很多人都是靠赚快钱起家,似乎持续赚到快钱也是一种能力。我目前能想到的是需要有强有力的获取好信息能力+判断能力+快速执行能力。

还有其他吗?以及如何判断哪些项目是可以长期做的呢?我目前认知是电商类,如国内电商和跨境电商。

@条形马 回答
不将快钱理解为「直接告诉我有什么机会」,而是理解为「我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是难得的。

你说了三条,第一条是搭建优质信源能力,第二条是甄辨能力,第三条是「别墨迹,选定就干!」。

而如果只局限在这 3 条能力里,更容易找到的,是加盟项目和佣金项目。其他的,怕是比较难找到。还缺哪些能力呢?比方说,「方案能力」。可以粗暴地先理解为组合与打法,没关系。从要素输入到现金流输出的方案,如果,是别人授权给你的。你的收益,一定是薄薄一层的。

反过来就有趣得多。比方说,方案能力强大起来后,你一条能力里关心的优质信息的搜罗面,将得到极大的拓宽。

换句话说,你磨砺了方案,反而让你的雷达更敏锐了。有的生财圈友可能已经懂了我在说什么。

@减法
应该有持续暴利的

@条形马 回答
不妙的是,总是有,不等于自己总是能找到。r/>
3. 赚快钱等于赚大钱吗?

@薇
快慢的定义是什么?快钱和慢钱对应的是大钱和小钱吗?快赚钱赚的是风口期或者红利期的钱吗?

我个人理解的是快钱是爆发式的,脉冲式的一笔,后面就可能很长时间都没有,三年不开张,一年开张吃三年,那种叫快钱。
慢钱就是指细水长流,每天进账一点,每天进账一点,源源不断,这是我对快钱和慢钱的理解,想听听老师的看法。

@条形马 回答
先放条结论,「快钱难成团队」。

快慢大小,是四个不同的属性。但我们说慢时,往往说的是又慢又大。很少是指,又慢又小。

快钱有一个特点,来也快去也快。正是这个特点,导致了这样的规律,赚快钱的,大部分是好猎手,很难是大团队。因为,快钱走的快,所以,在一笔快钱和另一笔快钱之间,就是冬天。

决定团队大小的,不是快钱多大,而是冬天多长。越长,越小。一年开张吃三年的事,听上去还行,真出现了,对团队,其实又是不小的坎或者坑。这意味着三年来,团队的任何奋斗,没有任何的正反馈。往上说,挑战管理复杂度,逼迫出管理艺术。往下说,消磨员工战斗力。

机会面前,三年前,是战士;三年后,是游客。

赞赏

微信赞赏支付宝赞赏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