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垂直行业媒体怎么破圈?我有4个方向上的建议

VIP精华阅读12个月前发布 NanGuo
1.7K 0 0

“内容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内容。不是渠道,不是用户,更不是所谓市值管理和带大家赚快钱。要做好的内容,要凭借高认知和专业立足。内容和观点为核心,用户、渠道、运营方法、变现等全部都是围绕内容而来。”

大家好,我是鱼丸,今天「轻享」专栏我们一起聊一个很多人都感兴趣的话题:一个垂直领域想要通过媒体来发挥影响力、实现破圈,有哪些可以做的方向?本次的嘉宾@汤霞玲老师,将会以区块链媒体巴比特为例,为我们分享她的思路。

她是调查记者出身,曾获得中国新闻最高奖项。之后加入吴晓波频道,成为工号前 20 的员工。2018 年,从吴晓波频道离职,成为了巴比特主编。在巴比特期间,她不仅拓展了其业务模式,而且还顺势做起了自己的个人 IP 产品:玲听区块链。截止目前,玲听区块链全网阅读用户超百万,连续两年区块链跨年演讲收看用户几十万,且课程产品《汤霞玲区块链通识70讲》也已成为喜马拉雅垂直领域的畅销单品。

本篇分享篇幅并不长,可以快速了解一下可以尝试的方向。

目录
一、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从调查记者——吴晓波频道员工——巴比特主编
二、在牛市顶峰的时候,我总结了区块链媒体操盘4大方法论
1. 纵向:守好底盘
2. 横向:大会结网
3. 锦上添花:打造个人IP
4. 影响力变现:做培训
三、分享一下垂直领域的内容 IP 打法
1. 定位:要占据市场最强的心智
2. 跨年演讲采用创新形式来突破瓶颈,从而扩大声量
3. 内容沉淀:书籍和课程

—正文—

生财有术的朋友们你好。在加入之前,至少 10 个朋友向我推荐过生财有术,说这里聚集了一群最想赚钱最会赚钱的朋友们,还有龙珠机制。这跟区块链的思想不谋而合,共同把盘子做大,并且有共识机制激励和约束,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群模式。

在旭教练持续推荐,耐心引领下我加入了组织。这是我的第一次分享,将会从个人经验、媒体结构和布局、核心方法等维度展开,分享区块链头部媒体的整体运营方法,期待能从中提炼出一些做垂直领域内容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从调查记者——吴晓波频道员工——巴比特主编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调查记者出身,曾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新闻最高奖项。后来加入吴晓波频道,成为工号前 20 的员工。我经历过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全部酸甜苦辣(后续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也亲身经历了中国财经知识爆发式普及的全过程,为 300 多万新中产阶层普及财经知识。

2018 年,从吴晓波频道离职,被朋友推荐到巴比特做主编。在此之前,我对区块链的认知是 0 。仅有的一次接触是在吴晓波频道看过一篇文章,徐小平老师号召:真格基金投资的所有 CEO 们,要关注区块链这个伟大的技术,这一技术有可能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多番查阅后发现,巴比特是最早最资深的区块链媒体,由几个有着区块链信仰的,偏技术极客性质的人创立,已经穿越过几轮牛熊活了下来,跟当时市面上浮躁的炒币人群气质不太一样。查阅当时的网站发现,太过于垂直技术,一般人看不懂,虽然是新闻稿件,但表达不太友好,技术语言和行业术语较多,普通人理解难度较大。或许,这就是我的机会。

二、在牛市顶峰的时候,我总结了区块链媒体操盘4大方法论

2018 年 5 月,这是上一轮牛市的顶峰,我加入巴比特。入职后第一件事是盘点家底。这是区块链圈子最知名头部媒体,连续三年获得杭州准独角兽榜单,口碑较好,品牌溢价高。这在币圈媒体被监管打击,甚嚣尘上,拉盘割韭菜喊单的情况下,这是极好的金子招牌。

团队里人才的区块链知识功底深厚,但媒体操盘方法急缺,生产流程和新闻专业能力均有待提升。而且,业务模式单一,仅依靠媒体广告一项主营收入,没有后发增长潜力。

我立刻意识到:这种状况在行业早期或许会有一些红利,但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如果不做一些改进,竞争力会逐步降低。由此,我着手做了 4 件事情。

1. 纵向上:守好底盘

区块链领域大部分技术和项目创新来自海外,中国用户居多,尤其是炒币用户。我优化调整了原有的内容矩阵,分为:快讯、编译、原创和项目组 4 个小分队。并分别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确立了各个岗位的职责。

快讯小组负责快速响应,网罗全球突发和热点新闻;编译小组负责搬运回来全球新闻和项目动态;原创小组紧盯热点选题和国内信息,争取一切可能的机会做面对面采访,做强原创的核心竞争力;其余的项目制小分队,比如视频小组、大会小组、直播小组等,做一些灵活的策划,满足用户的多元内容需求。

经过几个月的运行,整体内容地盘搭建得很扎实,在各类新闻大战中,我们的团队都表现优秀,遥遥领先。

2. 横向上:大会结网

但如果只是守好底盘,那还只是做好了基本工作。随着新闻线索越来越多,我们拓展的行业资源越来越多,资源只有结成网络,才能产生出其他效应。巴比特在过去几年就陆续办过行业会议,我们升级了会议品牌,包括区块链价值榜单、杭州区块链周、武汉区块链周、世界区块链大会(乌镇)。

我自己也做大会的会务总统筹、主持人和稿件终审,把整体办会流程都搞得清清楚楚,经过几场 3000 人大会的磨练,逐步摸索出了办大会的核心心法是:主题方向要切合行业热点,嘉宾要尽可能的大咖和热点;整体议程要有设计感;现场的执行需要清晰流畅;后续的传播整体造势声量要大。

3. 锦上添花:打造个人IP

但是,媒体和大会也都还是传统业务,有没有办法更出彩?经过好几个月的思考,我决定站出去做个人 IP 。

我一年审阅几千篇稿件,我们的内容团队书写了最新鲜的一手新闻。我有天然的资源汇聚的效应,以及媒体平台可以放大声量,加上我个人性格喜欢在人群中分享观点。所以,我决定站出来做内容品牌:玲听区块链。我将在后面的内容,以玲听 IP 这个案例,详细拆解一下垂直领域的内容 IP 打法。

4. 影响力变现:做培训

但由于内容产品带来的收益比较有限,跨年演讲这种形式决定了,在强调内容的高质量的前提下,不太可能大规模商业变现。经过半年的摸索,我们发现,培训才是影响力变现的最好方法。

由此第三年,我负责巴比特学院的业务,利用自己在行业里积累的口碑,将内容产品化,产品商品化,最终的业务形态落成了培训。针对垂直行业的特点,把人群需求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关心区块链技术,一类关心数字财富,依托这两类不同人群,开发了数字资产投资课程和区块链技术软件开发等课程,建立了行业内最完整的知识体系。一年下来,累计培训付费学员近万人。

综上,是区块链第一媒体操盘的整体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两个小的方法论总结:
1)新业务:
要用小项目组试错,然后快速迭代,验证成功后快速复制。

2)业务心态:
要找真正想做价值变现的人,只想赚快钱炒币的,难当大任。这一点在区块链圈尤其重要,因为离币和钱太近,财富来的速度非常快,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基础,很难在专业能力上有所追求,这是人性使然,来钱太快的,可能真的不需要努力啦。

三、分享一下垂直领域的内容 IP 打法

1. 定位:要占据市场最强的心智

当时市场上已经有非常多 XX 链, XX 财经,大多数是项目方的发声通道,聚集了一群只想赚快钱的人,这种品牌一般来得快也去得快,赚钱效应很明显,但强行情属性,比特币一涨,他们就起飞,行情低落的时候,他们也就无比落寞。

但内容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内容。不是渠道,不是用户,更不是所谓市值管理和带大家赚快钱。所以,我从一开始就定为,要做好的内容,要凭借高认知和专业立足。内容和观点为核心,用户、渠道、运营方法、变现等全部都是围绕内容而来。

所以,我主导发起区块链首档商业观察专栏,为区块链留下一份历史底稿,要站在时间和历史的维度去看待当下的事情,才能在头脑中形成一张大图,而不是点状的,片面的信息。

那时候的市场上,对于产业区块链的关注几乎为0,我切了一个非常小的切口:产业区块链,尤其是大厂的产业区块链的布局。区块链技术的边缘创新来自于海外,国内的小型技术创新比较少,产业的核心势力还是在大厂,在产业里。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我采访了蚂蚁区块链、腾讯、华为、平安、微众等公司的区块链布局,占据了行业的制高点。

不仅如此,我还卡住了一个非常高的时间节点:中央发表区块链重要讲话。阅读量也影响力,一下上去了。前几篇的产业案例阅读量在 3-5 万之间,一旦有中央政策的变化,一下飞到了 10 万。

前几篇的基调定下来以后,市场上的用户心智已经形成:要看头部的区块链公司动态,就看玲听;能被汤霞玲采访的,一定是行业大佬。江湖地位基本奠定下来。

垂直行业媒体怎么破圈?我有4个方向上的建议

 

垂直行业媒体怎么破圈?我有4个方向上的建议

2. 跨年演讲采用创新形式来突破瓶颈,从而扩大声量

半年后,内容生产遭遇瓶颈,由于圈子太小,能写的差不多都写到了,还要很多不能写的,以及暂时业务进展不明显不能接受采访的,跟所有的内容创业者一样,新鲜劲头一过。我自己也遭遇了瓶颈。

此时,时间到了 2019 年下半年,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我的前老板吴晓波年终秀都在陆续放出了筹备的消息。既然泛财经领域有吴晓波,知识领域有罗振宇,那么是否可以办一个属于区块链人的年度思想节目?

这个想法在我脑袋里思考了两周。在年底这个节点,用一场演讲给行业做年终总结,这种致敬时光的方式是不是很酷?经过团队一番讨论后,我们准备举办,全球首档区块链跨年演讲:玲听 2020 。

我们找了一个精致的小剧场,请来了业内比较有思想力,有产业实践能力,有洞察力的几位嘉宾,从产业、行业、金融的角度,来讲述他们眼中的 2019 和 2020 。现场 400 来位专业观众,座无虚席,爱奇艺同步直播,全网累计在线观看几十万人次。这是一次纯粹靠内容驱动的活动,我们没有用太多运营的手法,除了巴比特自有流量和渠道,也没做太多推广。充分说明了好的内容,会有其自发的生命力。

垂直行业媒体怎么破圈?我有4个方向上的建议

3. 内容沉淀:书籍和课程

有了文章和跨年演讲的沉淀,自然而然的把内容做成了课程,音频产品《汤霞玲区块链通识 70 讲》已上线喜马拉雅,成为垂直领域的畅销单品,从行业技术知识,到应用案例,到全球各国的政策解读等。

文章—跨年演讲—课程—书籍,内核一致又形式多样,并逐步更新迭代,既很好的包装了自己,又为行业输出了好的内容。

我深刻地明白,时间和精力有限,人干不了太多的事情,只能承诺给用户一年 12 篇高质量的文章,一本书、一堂课和一场跨年演讲。这是玲听团队送给大家的年度知识礼物。

综上总结:玲听是一个很好的内容品牌,强调策划和内容调性,但在整体运营和商业化变现上并没有走得太成功。

以上是一些分享,祝愿大家在生财有术多多发财。也期待大家有更多的交流~

赞赏

微信赞赏支付宝赞赏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