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普通人的逆袭之路,四年,我如何在电影解说类目做到1.5亿粉丝

VIP精华阅读1年前 (2022)发布 NanGuo
1.8K 0 0

简单介绍一下:大家可以叫我汪大哥,来自湖南邵阳的一个小县城,妥妥的小镇青年。2013年大学毕业,2017年因为抓住了短视频(电影解说)的红利,在深圳有房有车有存款。目前在抖音上有1亿粉丝,全网粉丝1.5亿。可以说如果没有短视频(电影解说),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希望我的创业故事能对大家有所启发。来到这里也希望和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因为互联网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所以我也必须每天都保持学习。

一、保持好奇心,想清就干

2013年,我大学毕业就来到深圳,开始了碌碌无为的生活。直到2016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等公交车的时候发现路边站台全是今日头条的广告。出于好奇心,我在网上搜索“今日头条”到底是什么东西,搜索关联排第一的就是“今日头条能挣钱吗?”看着网上 这个人月挣了8000元,那个人月挣了8万元,我心动了。带着好奇心,我自己注册了第一个头条号,开始发内容,希望能在今日头条上每个月能挣800元的零花钱。可现实狠狠的打了我的脸,因为不懂平台规则发了半个月收益为0,因为没过平台的新手期开不了收益。于是我开始想放弃,怀疑自己是不是这块料。

普通人的逆袭之路,四年,我如何在电影解说类目做到1.5亿粉丝

二、付费是最好的投资

发今日头条一个月了还没有起色,我不得不边发边寻找做得好的人,并向他们请教。大部分人都没搭理我,只有极个别的人回复我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这个时候,我被一个帖子所吸引,上面讲到如何通过做今日头条月入过万,并留了QQ,于是我顺着QQ加了过去。一问说是有尝教学6000元,我顿时就打起了退堂鼓。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天天浏览他的QQ空间,留意他的一言一行。同时自己苦苦探索,但还是没有起色。于是在经历一晚上的煎熬后,我选择相信这个未曾谋面的陌生人,第二天早上给他转了6000元。

普通人的逆袭之路,四年,我如何在电影解说类目做到1.5亿粉丝

转完钱到教学的等待过程是异常煎熬的。这个过程中,对方没回复我,我开始怀疑他们是不是pian zi。但等了没多久,他(后面我叫他师傅)开始联系我,让我找一个网络稳定的环境,和我远程语音(直到现在我还没见过师傅的庐山真面貌)。语音聊完后,我也茅塞顿开,开启了我的banyun之路。

三、我的漫漫原创之路

跟师傅学习banyun技巧后,我当时提出了ban空YouTube的口号。因为YouTube短视频内容丰富,国内相对贫瘠。同年,今日头条推出:千人万元计划,这是一个鼓励创作者制作原创内容的计划,顾名思义,让一千个作者每人每月挣一万元,很香。但我们照旧做着banyun,我们预判头条不会这么快调整内容的要求。很遗憾,头条执行力太强了,千人万元计划发布后没多久,我们就面临单价调整,不得不转型做原创。

于是我又开始新的探索,好在我通过yunban,对平台的推荐算法,标题封面有了一些积累。于是,我开始尝试转娱乐号,然后“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就被封号,娱乐领域整体被限流,我被迫换领域;尝试汽车领域,自己连车都没有,不专业被粉丝骂得狗血淋头;尝试历史领域,因为故事写得不够生动,对历史人物没有特别了解,写不出爆款;最后选了电影解说,因为题材广,容易爆。

普通人的逆袭之路,四年,我如何在电影解说类目做到1.5亿粉丝

四、最小成本创业

我见过一开始创业就租豪华写字楼,然后配Mac电脑的,无一例外,最后都死了。因为创业早期的每一分钱都是精打细算的,尤其在你还没开始盈利的时候。2017年,我开始创业,一个人一个工位一个月只需要650元,包水电。早期请不起有经验的人,我就找实习生,1800元一个月的工资。早期买不起电脑,就让员工自己带电脑,这样我实现了最小成本创业。

后面公司活下来后,第一批实习生5个人全部转正,转正后基本都达到了月薪上万。这些都是后话,后续和大家讲。下图出镜的人是我本人。

普通人的逆袭之路,四年,我如何在电影解说类目做到1.5亿粉丝

五、理想丰满,活下去很重要

这个时候,其实我已经创业好几个月了。生活的开销、公司的支出、再加上部分个人硬性支出让我入不敷出。好在公司慢慢进入正轨,可平台结算有账期再加上需要先预付员工工资,公司收入的这一远水解不了我的近渴。

为了缓解经济压力,我招收了10个学员,每个人收12800元学费。你们肯定会好奇,我是怎么招收的呢?当时,我注册了一个搜狐号,发布类似于:如何在今日头条挣钱的文章,并在上面留下了我的QQ。因为搜狐的内容权重高,很容易被百度抓取到。而想挣钱的人自然会在百度搜索相关的内容,我的文章就很自然的在前面。

再加上我是实战派,有成功案列。别人在交完钱后看号我都能给到,所以很自然的招生不筹,写了几篇文章就招满了10个人。我统计了一下,这10个学员中只有一个半途而废没挣回学费,其它学员都挣回了学费。现在还有5个学员都开了工作室或者自己的公司依然在从事电影解说。可以说我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好几个学员基本上实现了月入十万。

至此,我就再也没有招收学员,因为精力有限,我还是希望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公司的业务拓展上。

普通人的逆袭之路,四年,我如何在电影解说类目做到1.5亿粉丝

六、傍上平台,快速发展

2017年底,做今日头条一段时间,因为做得还可以,慢慢认识了头条号创作空间的小伙伴。她邀请我们去那边办公,一来租金便宜,二来我们也想和平台保持关系,所以就选择去了。当时公办的地点是海岸城。后面才了解到抖音官方的一个团队就在我们楼上,这应该是我们唯一一次和抖音近距离办公的机会了吧。

普通人的逆袭之路,四年,我如何在电影解说类目做到1.5亿粉丝

2018年初,头条号创作空间的小伙伴问我们对抖音有没有兴趣。当时抖音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当时这么想:视频反正制作出来了,发一个平台和发10个平台都是一样的。早期的时候抖音一个视频只能发15秒,后面开放到1分钟,然后开放到5分钟。我记得只能发15秒的时候,我们一个视频要发12段,整个用户体验极差。后来,抖音迅速把发布时长扩充到了1分钟、5分钟。

因为我们是首批入驻到抖音的机构,当时抖音内容稀缺,所以很快就搭上了抖音快速发展的顺风车,播放量和涨粉量都快速发展。但隔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大家对于发抖音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员工根本就不更新抖音,或者更新了也不好好维护。问题在哪里?为什么大家不积极更新呢?

七、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抖音流量巨大,但员工不积极更新,问题出在哪?原来公司的薪资和收益挂钩。抖音虽然有流量,但平台没有补贴,也没有广告(注意:2018年上半年抖音是真的没广告)。问题就出在公司的方向与员工的方向不一致,员工管你抖音流量高,后面怎么变现,他只关心这个月抖音做好了能拿多少钱。

期间我和很多做微信公众号的朋友聊了一圈,发现早期微信公众号也是只有流量没有钱,现在抖音与微信早期的阶段很类似。(后面顿悟:当平台有钱挣的时候大家都涌进来了,只有平台没钱的时候才是红利期)于是我就坚定了做好抖音的决心,公司颁布激励政策:抖音一个月涨粉超5万,可以拿到1000元的奖励。当时只有10多个员工,我们只补贴了9个月。补贴了10多万,2018年就积累了6000万粉丝。在2018年底的时候,抖音终于有广告了,而且一个金额比一个大。这个时候,我知道我赌对了。

正是因为公司内部的补贴,我们在抖音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在2018年,抖音影视百万号有一半是我们家的,还有三分之一是我们独家签约挂靠在我们下面的。所以抖音影视号投放天然绕不开我们家,2019年我们抖音广告收入破千万。

八、头部效应,全网通吃

随着抖音的崛起,各平台从不屑、看不懂、到模仿。我们因为在抖音积累了大量的粉丝,所以各平台给我们开绿灯。我们几乎完整的吃到过所有平台的红利,比如头条号一个月一个号收入超5万;爱奇艺一个月一个号收入超10万;大鱼号一个月一个号收入超5万;百家号一个月一个号收入超10万;企鹅号一个月一个号收入超30万;YouTube一个月一个号收入超1.5万美金(10万人民币)。

普通人的逆袭之路,四年,我如何在电影解说类目做到1.5亿粉丝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稳步扩张,人数在2020年5月达到了50人的规模(我们是一个人负责一个账号在全平台发布)。在影视垂类中,我们也获得过爱奇艺影视MCN第一、看点影视MCN第一、头条号影视MCN第一、百家号影视MCN第一。在抖音上,我们蝉联了影视娱乐MCN榜第一长达9个月之久。

九、专注一个赛道,拒绝诱惑

所谓攻下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当你在这个领域成为领头羊后,大家都想来挑战你,你在聚光灯下,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大。同时也有很多人想和你合作,提供了各种诱人的条件,其实很考验一个人的定力。有些人取得了一些成绩就会飘飘欲仙,认为全是自己的功劳,忽略了趋势对事情的推动。

影视领域做起来后,有朋友找我合伙做美妆领域。和我说,美妆领域做到你这个量级,收益可以番10倍。我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影视领域做起来有我的努力,但更多是对趋势的判断,入局早。而且平台在快速调整,如果投入美妆,我没有精力去应对平台的规则变化,我肯定会被淘汰,于是被我婉拒了。还有情感、数码等领域的人也有找我合作。

另一方面,部分平台为了抢作者争相开始推平台独家。以企鹅号举例:我们某个账号一个月收入只有6万元,签约独家后收益可以达到一个月20万。虽然从收益的角度上来讲很诱惑,但我还是拒绝了。为什么呢?首先我判断这种独家补贴的单价是不可持续的;其次我们会因为独家而放弃其它主流平台的更新,得罪其它平台;最后就是独家收益太高,员工收入涨得太快会让他们膨胀,不利于艰苦创作。(当时我们的员工刚毕业,基本上都是月入1万以上,如果发独家按照公司的绩效月收入能超2万)

果不其然,周边有朋友ALL IN 企鹅独家,做了6个月,的却挣到了一笔快钱。但企鹅独家一取消,其它平台也荒废了,员工接受不了收入直线下调,纷纷离职。而作为他们来讲,的却挣了小几百万。但这笔钱还不够让他们变得财富自由,于是又开始花钱尝试新的项目,但新的项目一般来讲没有栽几个跟头是不可能选到合适的。于是我就看着他们隔几个月换一次项目,有些比较惨的把这小几百万全部用完,都没找到一个好项目。

普通人的逆袭之路,四年,我如何在电影解说类目做到1.5亿粉丝

十、互联网思维

回顾自己目前取得的成绩,除了以上几点外,还有就是我具备互联网思维。何为互联网思维,就是流程化标准化放大。第一步:我们小到视频存放的格式,大到内容的时长、标题都有对应的标准,而且这个标准是全公司统一的。 举个例子:配音我们会要求存放到文件1,BGM我们会要求存放到文件2。这样就保证了全公司“书同文,车同轨”,张三想调李四某部电影的BGM,可以很方便的调出来,因为统一存放在文件2里面。

普通人的逆袭之路,四年,我如何在电影解说类目做到1.5亿粉丝

第二步:我们会针对每个环节进行拆解。哪些是关键节点,哪些是非关键节点,非关键节点可以并行。每个环节我们有一套公司的用时指导,这样保证了我们的效率。在早期我们一个人一天做3个电影解说视频,别人是三天做一个电影解说视频。在效率这一块我们是别人的9倍。

第三步:不断迭代内容。早期靠数量,长期靠质量,我们很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然后也在逐步的引导大家降低视频数量,提高视频质量。通过公司内部的内容PK赛来选拔内容做得好的同学,让他们不断精进自己的内容,带领其它同学往前走。

十一、创业就是节奏的把控

早期我们基本上是每月招聘一个人,第二个月就能收回成本。这个时候你们会不会扩大规模大量招聘人员呢?因为我是偏保守的性格,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只靠平台补贴,规模越大我风险越大,这种算大而不强。如果哪天平台补贴或者分成降低了,公司肯定就是由盈转亏,最后得不尝失。这个时候对我来讲,积极的拓展变现渠道尤为重要。为此,我才坚定对抖音的投入,相信只有两条腿走路,公司才更加稳健。随着公司的规模发展越来越大,平台补贴广告的下滑,现在我们开始了对私域流量的研究。我相信我是一个普通人,我能做到的大家也一定能做到。

后续

当然创业几年按照这样写也很顺利,貌似没有坎坷,但实际上坎坷很多。后续我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创业路上碰到的坎坷;毕竟我的主业还是电影解说,我也会针对想学习电影解说的朋友分享一些如何写文案、如何剪辑视频、如何找BGM、如何配音、如何运营账号等我擅长的事情。

赞赏

微信赞赏支付宝赞赏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